?裝卸搬運合理化的基本內容
裝卸搬運作業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則外,還要求合理化。事實上,裝卸搬運的基本原則是裝卸搬運合理化經驗的總結,也是合理化的基本要求。裝卸搬運合理化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貨物裝卸搬運的活性與可運性
裝卸搬運活性的含義是,從物的靜止狀態轉變為裝卸搬運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如果很容易轉變為下一步的裝卸搬運而不需過多做裝卸搬運前的準備工作,則活性就高;如果難于轉變為下一步的裝卸搬運,則活性低。為了對活性有所區別,并能有計劃地提出活性要求。
裝卸搬運的可運性是指裝卸搬運的難易程度。影響裝卸搬運難易程度的因素主要有:物品的外形尺寸,物品的密度或笨重程度,物品形狀,損傷物品、設備或人員的可能性,物品所處的狀態,物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等。裝卸搬運貨物的可運性可用物品馬格數值的大小來量度。
2. 利用重力作用,減少能量消耗
在裝卸搬運時應盡可能消除貨物重力的不利影響;同時,盡可能利用重力進行裝卸搬運,以減輕勞動力和其他能量的消耗。消除重力影響的簡單例子,是在進行人力裝卸時“持物不步行”,即貨物的重量由臺車、傳送帶等負擔,人的力量只用于使載貨車輛水平移動。
3.合理選擇裝卸搬運機械
裝卸搬運機械化是提高裝卸搬運效率的重要環節。裝卸搬運機械化程度一般分為三個級別:第一級是用簡單的裝卸搬運器具;第二級是使用專用的高效率機具;第三級是依靠計算機控制實行自動化、無人化操作。以哪一個級別為目標實現裝卸搬運機械化,不僅要從是否經濟合理來考慮,而且還要從加快物流速度、減輕勞動強度和保證人與物的安全等方面來考慮。
4.合理選擇裝卸搬運方式
在裝卸搬運過程中,必須根據貨物的種類、性質、形狀、重量來確定裝卸搬運方式。在裝卸時對貨物的處理大體有三種方式:第一是“分塊處理”,即按普通包裝對貨物逐個進行裝卸。第二是“散裝處理”,即對粉粒狀貨物不加小包裝而進行的原樣裝卸。第三是“單元組合處理”,即貨物以托盤、集裝箱為單位進行組合后的裝卸。實現單元組合,可以充分利用機械進行操作,其優點是:操作單位大,作業效率高;能提高物流“活性”;操作單位大小一致,易于實現標準化;裝卸不觸及貨物,對物品有保護作用。但這種裝卸搬運方式并不是對所有貨物都適用。
5.改進裝卸搬運作業方法
裝卸搬運是物流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合理分解裝卸搬運活動,對于改進裝卸搬運各項作業、提高裝卸搬運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采用直線搬運,減少貨物搬運次數,使貨物搬運距離最短;避免裝卸搬運流程的“對流”、“遷回”現象;防止人力和裝卸搬運設備的停滯現象,合理選用裝卸機具、設備等。在改進作業方法上,盡量采用現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排隊論的應用、網絡技術的應用、人一機系統等,實現裝卸搬運的連貫、順暢和均衡。
聯系人
手機網站
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
抖音二維碼